
小暑刚至,暑气便氤氲蒸腾,酷热难耐。古人早有深刻认知,古籍《月令七十二候解》说:“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小也。” 民间也有 “小暑过,一日热三分”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 的说法。炎炎夏日,酷热难当,然古人妙招频出,尽显非凡智慧。
小暑至,暑气升
冰鉴堪称贵族专属的奢华物件,如同“冰箱”一般。把冰块置于青铜方鉴,再将铜缶放入,接着放入酒水食物。那冰爽之感,宛如古代的夏日快乐水,惬意非常。平民百姓虽没这等奢华物件,但井水浸果也别有一番滋味。
冰鉴
展开剩余59%
建筑设计之中亦暗藏清凉之玄机。江南园林的 “冰裂纹” 窗棂,能让凉风自在穿梭;临水楼阁自带天然空调,微风拂过,暑气全消。徽州民居的天井设计颇具巧思,其可促使空气对流,从而使屋内得以保持阴凉。
调整饮食,此亦为古人消暑之妙策。他们会挑选性质寒凉的瓜果、豆类《gm.158734.cn》之类的食物。宋代时,绿豆汤和荷叶粥已然是解暑标配。二者味美可口,且利于身体降温。
百合莲子荷叶粥
日常小技巧也不少。竹席铺床,透气又凉爽,睡在上面,仿佛与炎热绝缘。扇子更是不离手,既能扇风纳凉,又极具艺术美感,各种精巧的扇子成了古人手中的时尚单品。还有 “避暑会”,人们聚在一起,交流避暑心得,享受夏日难得的惬意时光。
瓷枕,诚为古人夏日消暑之“神器”。瓷枕发轫于隋代,自隋代起,历代皆有烧制。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定窑白釉孩儿枕,造型精美绝伦,予人清凉宜人之感。此外,玉枕、隔汗衣等也在古人避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宋定窑白釉孩儿枕
小暑时节,天气火热,我们在欣赏古人避暑智慧的同时,也要注意防止中暑,平安度过炎炎夏日。
发布于:河南省
趣配资,在线配资平台哪个好,益阳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